此文之前發(fā)過,今天整理了一個多小時,重新發(fā)布!
字數(shù)上萬,閱讀需要20分鐘, 謹慎進入。
行業(yè)內的人別看——你說的任何話我都不會聽的,因為我能猜到你要說什么
1,房產(chǎn)中介對于房價上漲,有推動作用。
2,房產(chǎn)中介對于房產(chǎn)市場,有穩(wěn)定作用。
3,房產(chǎn)中介對于整個房市,影響真的大。
4,房產(chǎn)中介對于國民大計,卻弊大于利。
1
我在這個行業(yè)里做了四年半,整個心路歷程是這樣的:
不認同——迷?!悬c認同——被洗腦——隨波逐流
大部分人都這樣,但是從2020年中旬開始,我經(jīng)歷了這樣:
懷疑——不相信——不認同——對立面——決定揭露
進入正題,剛開始的時候,我和很多人一樣,以為房產(chǎn)中介只是房產(chǎn)交易和一手房銷售的服務人員,他們對房產(chǎn)市場的作用很小。
正所謂地方吃肉,開發(fā)商啃骨頭,炒房客喝湯,房產(chǎn)中介聞聞氣味。
其實無論從整個市場規(guī)模還是角色重要性來說,對于房產(chǎn)中介,這句話都是錯的。
一,營業(yè)額占比不小
樂山市中區(qū)2020年大概賣了19000套房,無論新樓盤還是二手房,過中介手的至少八成,就算個15000套。
新樓盤至少6成,也就是9000套新樓盤,6000套二手房。
二手房普遍在50萬上下,中介費名義上是3個點,有時候收2個點,有時候更低,就取個中間值——2.5,一套12500塊!
中介營收一共是7500萬。
新樓盤價格高10%左右——55萬,那會兒傭金一般是3個點,少部分有獎勵——1000到5000之間,平均下來,傭金取3.5。
中介營收一共是17325萬。
二手房和新樓盤合計:2.4825億
整個樂山市的GDP是2000億,一個區(qū)的房產(chǎn)中介就占了2.5億,這絕對不是一盤小菜,而是一個巨大的市場。
而且,營業(yè)額的6成是工資,2成是老板利潤,其余才是成本!
二,影響力巨大
樂山市中區(qū)一線中介保守估計有3000人,如此多的銷售人員,他們工作的一部分是宣傳:推銷電話、微信營銷、58和安居客以及幸福里推廣,還有抖音傳播。
廣告嘛!大家都懂,宣傳優(yōu)點隱藏缺點,就算房價在跌,也會不要臉地說買到就是賺到。
這么龐大的銷售群體用各種平臺宣傳會制造多少利好房市的信息?。?/span>
可以這么說,中介可以決定一個樓盤的生死,當他們主推某個樓盤的時,絕大情況都是這個樓盤給的太多,而房子好不好,不在考慮之內!
比如,2021年的某個樓盤,傭金直接4個點起,外加1萬獎勵,賣一套60萬的房子,提成加獎勵,銷售人員可以拿2.5萬。
然后,這個樓盤就爆了,月月銷售兩三百套,坐穩(wěn)銷售排行榜首。
二手房不好賣,就是因為中介不想賣,在帶客戶時,在電話推銷里,都在引導客戶看新樓盤。
甚至有經(jīng)理規(guī)定,帶客戶不去新樓盤,直接罰款一百。
所以,新樓盤銷售量才遠高于二手房。
為啥中介喜歡賣新樓盤?
一來,傭金高。
二來,二手房在精力和時間上比賣新樓盤多三四倍。
2
中介可以穩(wěn)定二手房價格
中介雖然不愿意賣二手房,但客戶只要二手房,他們肯定不會放過,蒼蠅再小也是肉。
不過有一種房子,中介也會主動推薦。
大家都在朋友圈看到過這樣的信息:某某區(qū)域,電梯三房,109平米,裝修25萬,從沒住過人,房東揮淚甩賣。
沒寫價格,照片很好看,房子像樣板房,墻壁掛著畫,酒柜上塞著紅酒,干干凈凈,沒一點灰塵,家具家電都是新的,你瞧著很舒服。
這種房子,九成都不能買。
這房子和網(wǎng)頁游戲一樣,是炒房客精心設計的,就是讓你上鉤。
買二手房的客戶,一般都是這樣想的:
想要現(xiàn)房,位置好的房齡長,帶裝修的太舊,不舊的風格不喜歡,都合適的又嫌棄有人住過,遇到清水房又懶得裝修。炒房客摸準了這些客戶的心理,這樣的房子就應運而生了。
操作是這樣的:
假如某個房主,由于缺錢或是對房價不清楚,導致市場價60萬的房子55萬甚至更低出售。
中介知道了,馬上聯(lián)系炒房客,炒房客一聽有利可圖,半小時就來了。
看了房子,分析市場,核算成本,預估利潤,覺得可以干,立馬讓中介約房東,然后全款買進。
因為不久后又要賣,所以都不過戶,只做公證,省下第一道稅費。
馬上入場裝修,一般一個半月搞定。
質量嘛!九成都差,人家只管賺錢,哪管售后??!
工期壓縮,好多程序直接省下,家具家電經(jīng)不起細看,都是便宜貨,除了好看,一無是處。
這樣的房子,住不了三年,一般都得大修,而我買的二手房,十年前的裝修,至今沒啥毛病。
就拿80*80的瓷磚來說,一般家用至少也得二三十一張,人家用的殘次品,8塊錢一張。
這樣的房子一般能賣75萬-80萬。
55萬買進,買進賣出兩道中介費及獎勵3萬以內,裝修10-12萬,利潤至少5萬,個別能賺10萬,投入回款一般不到五個月。
這種房子賺兩部分錢:
1,買進便宜,賺市場差價。
2,房子可以升值,而裝修肯定折價,比如房子價值50萬,你裝修花了20萬,那你肯定賣不了70萬。
而這類房子,因為沒住過人,裝修風格緊跟潮流,摸準客戶心理,材料只裝門面,人家本來就是裝修公司,都是成本價,不像你被裝修公司賺一道錢。
花了10萬可以裝修出15萬甚至20萬的錯覺,所以成交價中的裝修價值能溢出裝修成本。
手里有錢,全職炒房,口碑不錯,紅包給的高,眼睛看的準,裝修工人充足,材料進口便宜,一年炒個20套沒問題。
300萬現(xiàn)金,倒騰一年,可以賺100萬以上,是不是一本萬利?
就算你是新手,也不會虧,至少小賺,肯定比存銀行和買理財強。
中介都想做這種生意,無論讓炒房客買或者賣,談判都很容易,大家都為賺錢,一起搭伙坑另一方,不像正常買賣兩方都得拉扯。
二來,讓炒房客買進,紅包1000起,賣炒房客的房,紅包5000起,好多總價超過60萬的直接10000,驚不驚喜?
為啥說中介可以穩(wěn)定房價呢?
因為,一旦出現(xiàn)低于市場價的房子,他們不會大張旗鼓的宣傳,一般客戶根本不知道。
第一時間通知炒房客,張三不要叫李四,李四還看不上就讓王二麻子上。
樂山上百個投資客,做這種生意的中介,手里熟悉的至少得有十來個。
所以,低于市場價的房子根本就不會出現(xiàn)在大眾視野。
基本都被炒房客買入,他們懂行情,高于市場價賣。畢竟裝修了沒住過人,能比普通房子賣得高一點,隨之就穩(wěn)定了房價。
當然,你看到的低于市場價的房子,要么是缺點嚴重,炒房客覺得風險大,要么就是利潤差那么一點點,炒房客不想要,要么就是那個中介是菜鳥,要么就是極小概率的好人!
3
中介推高房價
中介面對客戶:
房價正在漲——夸大其詞,瘋狂洗腦,電話狂轟濫炸;
房價很穩(wěn)定——分析行情,預示投資利好,區(qū)域發(fā)展,買進就是賺;
正在跌——現(xiàn)在行情不太好,正是入手最佳時機,房價是波動的,現(xiàn)在是低谷,入場等著漲回,到時候高位套現(xiàn),豈不美哉?
面對房東,反著來:
漲——漲不動了,現(xiàn)在趕緊套現(xiàn),等過了高峰, 我客戶出的價再也不會有了。
穩(wěn)定——這個區(qū)域的房子已經(jīng)沒有升值空間了,趕緊賣,否則要降價。
跌——還不賣?下個月賣再虧三萬。
我上文講了,二手房占比少,中介主要賣新樓盤,這時候只需要面對客戶,所以利好房產(chǎn)的話比唱衰的多。
而中介的宣傳作用巨大,他們是一只無形的手,一直在推高房價。
4
房產(chǎn)中介的弊病
看完上文,大家明白了吧!如果你從事了這個行業(yè),從你進入公司那一刻起,就開始被灌輸:
你只有把房子賣出去,才有價值;
什么為王?簽單為王;
客戶在哪里?房東在哪里?成交在哪里;
你別管房子好不好,只管賣出去,把錢收回來;
……的思維。
你被同化了,被洗腦了,要么同流合污,要么潛移默化,要么賣不出房子。
所以,絕大多數(shù)中介只為自己的利益賣房,他們不惜:
說假話,昧良心,狂騷擾,下爛藥,拉偏架,合伙騙……
總之一句話,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,不折手段地把房子賣出去。
整個公司皆奉行利益至上之法則,從老板到區(qū)經(jīng)再到店長直至底層業(yè)務員,都在這法則下被同化成勢利之徒。
到了最后,即便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害人不淺,仍舊這般行事。
因為,當一個群體里,多數(shù)人都在干壞事時,個體做壞事的道德壓力就會減小到微乎其微,漸漸地,所有人便習以為常了。
樓盤好不好,基本不管,只要好賣,只要錢給的多,中介就瘋狂帶看;
人家房東缺錢救命,價格便宜,也不找正常客戶,因為炒房客有獎勵,價格差兩萬,一邊封鎖消息,一邊繼續(xù)壓價格,房東等著用錢,最后便宜賣掉;
客戶已經(jīng)很窮了,一家人沒啥收入,等著買房結婚,手里就十幾萬,讓中介找一個40萬到50萬左右的二手房,加了一些正常條件。
這類房肯定有,但中介不想費心費神,看著客戶啥也不懂,要么推薦炒房,要么鼓動客戶買新樓盤,他們過的怎么樣不才不管呢!
中介知道,只要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,只有這樣才能最快速成交,不讓其他中介有機會;
房子很吵,物管不好,衛(wèi)生堪憂,停車難,裝修有問題,中介通通不告訴客戶,因為告訴了就成交不了。
如果客戶知道了,就努力弱化缺點,然后使勁包裝優(yōu)點,客戶在忽悠下買了。
兩年后客戶不堪缺點之擾,只能揮淚甩賣……
而這樣行云流水般的套路,是公司培訓的結果,內部銷售多有這樣案例,讓你活用,然后實踐。
我曾經(jīng)見過這樣的操作:一個只有二十來萬首付的剛需客戶,一同事忽悠人家去買了峨眉旅游地產(chǎn),話說的極其漂亮——
——這房子買了就是賺,每年收益百分之十,四五年后一賣,賺個二三十萬,然后再買樂山的住宅。
剛需客戶抗風險能力太差,一旦出了差錯,人家根本承受不起這后果,住宅至少可以自住。
這旅游地產(chǎn),就一公寓,且離樂山幾十公里,怎么住?
所有的投資都有風險,這個旅游地產(chǎn)一旦起不來,到時候又賣不出去,自己還背負貸款,你叫人家怎么辦?
后來疫情,旅游業(yè)雪崩,峨眉旅游地產(chǎn)直接完蛋,收益低到近乎于無,每月還得還月供。
投資盤一旦沒有收益再便宜也賣不出去,人家可是剛需客戶?。【褪菕晷量噱X的,真的慘??!
備注:
峨眉旅游地產(chǎn)的邏輯,就是錯的。別懟我什么政府牽頭的蠢話,樓盤宣傳造勢時的夸張和幻想及忽悠有多少?
但,這一切苦難的根源,是誰呢?
這個人還在公司講臺上繪聲繪色的講這件銷售案例,公司領導大肆夸耀,號召大家靈活運用,不要放過任何成交機會。
當時我就覺得,恬不知恥,喪盡天良!
備注:
峨眉旅游地產(chǎn),一套30萬的房子,傭金比城里50萬的住宅至少多一倍。
還有一個同事,客戶對他無比信任,在其手里入手了一套公寓——雖然便宜,也是巨坑。
然后又想買一套住宅,他居然給人家推薦炒房,價格比市場價直接貴了十萬,這人賊壞??!
這個人的事跡還在公司大肆宣傳,大家都說這人牛,當時我就不樂意了:
這么信任自己的一個客戶,居然賣炒房客的房子給人家,市場價85萬的房子,成交價98萬,牛在哪?牛在以怨報德?牛在損人利己?牛在喪心病狂?炒房客獎勵估計得2萬起吧!
為啥我說中介弊大于利?
以上是第一大問題——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做事。
下面慢慢來:
5
中介費不合理——是的,對誰我都敢這么說!很多人是這么解釋的:
一個中介一個月要帶十個客戶,最后成交一個,你雖然出了一兩萬,但你是在為其他客戶的免費服務買單。你如果沒有成交,人家也不是在免費服務嗎?
這是謬論!
帶十個客戶成交一個,是因為中介行業(yè)門檻低,誰都能干,導致這行的人員過多,大家水平參差不齊,加之惡意競爭的結果。
還有中介公司運營方式的問題,風險盡可能的轉嫁給店長,為了占領市場,銷售人員應聘來者不拒,以致人數(shù)太多只能給出極低保底,倒逼的整個行業(yè)的一線人員不賣房連吃飯都成問題。
所謂的免費服務,那就像一種投資,以小博大的投資,成交了,提成至少幾千,對比你付出的這些,又算的了什么呢?
并且,這個邏輯完全是偷換概念,因為其他銷售行業(yè)也常常提供免費服務??!人家收費很低廉的!
所以,整頓整個行業(yè),控制行業(yè)人員,服務費收的低,大家也能活。
或者,強力制定一個比現(xiàn)在低的服務費,倒逼這個行業(yè)的人數(shù)下降。
其實賣一套房所花費的時間真的值不起這么多的中介費:
就說我曾經(jīng)的案例吧!
第一次找房子花了一個小時,提前去看房子花了一個小時,帶客戶花了一個小時。
第二次找房子花了兩個小時,提前去看房子花了一個小時,帶客戶花了兩個小時。
第三次沒找房子,和其中一個房東打了幾分鐘電話,和客戶打了三通電話,約好了下一次復看的時間。
在一個星期天,帶客戶復看。
期間打了十幾分鐘電話,來來回回牽扯了半個小時,約了客戶和房東去總部談單,一個小時之內搞定,加上帶看,花了三個小時。
客戶是一次性,我做了兩次售后,一次過戶,一次交房,期間打了十來個電話,花了四個小時。
中途陪著客戶吃了個飯,花了一個小時,我出的錢,花了不到一百。
這套房子86萬,中介費一共百分之3,收了兩萬多的中介費,我提成7000左右。
大家覺得這錢給的值不值?
雖然這套房子低于市場價十萬;
雖然我沒有讓炒房客買;
雖然是房東自己給的成交價;
雖然中介費的收取很順利……
但是……
備注:以上操作,花費時間和精力已是中上水平了,當天來電——帶看——成交的案例也不少!
并且,中介費還有一個最大邏輯硬傷:
賣一套50萬的房子和賣一套100萬的房子,時間和精力以及程序是一樣的,甚至在我眼里,因為客戶群體不一樣的,100萬的房子還要好賣一些,但后者的中介費直接翻倍!
這完全就是霸王收費!
6
中介的工作方式嚴重騷擾客戶
其實很多人不知道,如果你們是房東,你接到的關于詢問房產(chǎn)信息的電話至少八成都是無意義的。
他們多數(shù)為了:
1,殺價,看你會不會便宜賣,試一試有沒有機會讓炒房客收房。
2,問你還有沒有其他房子要賣,一來,登記房子有量化分,這是錢,二來,萬一正好適合炒房客呢?
3,向你推銷房子,有房子要賣的房東,多數(shù)有點閑錢,萬一你有投資的意愿呢?
4,完成公司給的量化,離職前幾月,我打這些電話也就這目的。
而對于潛在客戶的推銷,則是接不完的電話。
這些電話,有些是房東,有些是成交或未成交客戶,有些是售樓部買的電話,有些是業(yè)主名單,還有些來的莫名其妙,比如:
你把車停在售樓部附近,中介就會去收集挪車電話,因為你把車停在這里,買房的可能性就大的多了。
備注:我曾買過POSS機套現(xiàn),一段時間,推銷手續(xù)費更低的POSS機的電話每天好幾個,把我快整瘋了。
推己及人,這些被騷擾的客戶和房東,是什么感覺呢?
7
中介人員不中立
我入職的時候,培訓老師是副總經(jīng)理,他說過一句話,至今難忘:
干這行,必須,劫貧濟富。——不是劫富濟貧!
這個需要解釋,哪邊弱,就坑哪邊?
簡而言之,弱與強不是經(jīng)濟對比,而是態(tài)度硬不硬。
若房東跩的二五八萬似的,一分錢不少,那就使勁讓客戶加錢。
如果客戶不出中介費,說破大天都不出,而房東倒是很同情中介,就會軟磨硬泡的讓房東一起出了,或者多于自己那部分,能出多少就出多少!
當然,遇到炒房客,直接就是自己人了,賺錢嘛!不寒磣!
你說這很合理?
錯,因為當客戶看上了某套房子,還了價,中介手里還有一兩套差不多的,只會讓你去和房東談,不會帶你看下一套。
當你去和房東談價格,房東臨時刁難,就是不降價,甚至因為某些原因,多出了一些費用,算下來比中介手里其他房源都劃不來了。
他們也不會告訴你,反而想方設法的讓你今天定下!
為啥?中介行業(yè)有句行話:
能在今天定,絕不在明天成交,哪怕明天提成更高。
這句話得聯(lián)系下一句話:只要沒有交錢,就會有變數(shù),客戶一旦離開,就像是斷了線的風箏,回來與否只有天知道。
所以,簽單一定得快。
8
中介壟斷信息,增加購房難度。
在我看來,這才是中介最大的問題。也許很多人曾經(jīng)告訴過你:
中介提供了服務,減少了房東賣房難度,讓客戶少走彎路,保護了房東客戶的財產(chǎn)安全。
只有第一條和最后一條勉強對,而中間的嘛,多數(shù)情況都是副作用。
是的,宏觀來看,他們并沒有減少房東和客戶的時間和精力。
對于房源,中介不會允許在58和安居客上有個人房源,現(xiàn)在你看到的房源都是中介發(fā)布的。
你想賣房,自己掛上,然后就會接到無數(shù)中介電話,讓你掛在中介平臺,默認到時候出中介費。
你接了無數(shù)電話,還是不同意怎么辦?
會有兩個結果:
1,電話騷擾太多,導致你不接陌生電話了,然后真正的客戶也不接了。
2,你就是能挺,但是個人發(fā)布的房源平臺根本不給展示,瀏覽者根本就看不到,因為中介的賬號都是給了錢,且平臺只會支持中介持有的賬號,把你的信息都擠到最末端了。
如此,你所看到的所有房源信息,九成九都是中介發(fā)布。
而他們會發(fā)布的房源,絕大多數(shù)只為吸引客戶,能接到電話。
所以,這些房源信息,八成都摻水嚴重!
來一條真實廣告:
帶車位??帶車位??總價50出頭 ,邦泰精品闊氣 電梯三房雙衛(wèi),8米跑道拉通大陽臺。客廳開間4米 產(chǎn)權100平 。
這個樓盤我知道,50萬出頭只能買樓層低的,帶車位要加錢,3萬起步,8米陽臺不是這個戶型,是116的平米的,100平的開間只有3.9米,還沒有算墻體。
所以,你要買以上信息的房子,至少六十幾萬。
個人房源都會淹沒在他們的宣傳海洋里,根本就找不到。
而當你想自己買二手房,他們會想方設法的阻擾,制造一道護城河,把這條路堵死。
畢竟,自己買房的人多了,蛋糕就越來越小了。
他們會發(fā)布無數(shù)信息,訴說自己買房過戶的風險:
哪兒哪兒有房東客戶私下交易,客戶給房東解抵押,墊錢50萬,然后房東跑了;
女孩租房,遇到假房東,被那啥。
讓你害怕,恐懼,認為這是一個麻煩事兒,讓你慢慢有個潛移默化的思維——買房租房就得找中介。
對于以上,我來告訴你解決辦法:
自己談好價格,然后找個中介代辦,比如50萬的房子,中介費是1萬到1.5萬之間,你們自己談好了,也可以沒有談的很好。
然后你去找中介,告訴他們,要做個代辦,價格也就2000-3000,一切不懂的,一切模糊的,都可以問他們,到了這一步,他們只會為了這點錢把服務做到位。
租房的話,女孩子看房,先去物管問問,最好帶上朋友——這不是這個行業(yè)的問題,而是社會問題!
9
一手房銷售太多利己
這條我上文講過,他們賣新樓盤,給你推薦的,一般都是他們傭金最高的。
新樓盤為啥要讓中介代理?
因為利益。
一個客戶買房子,九成以上都不是必須買哪一類房子,都是在真假信息的收集和權衡利弊下沖動的決定。
換言之,買二手房還是買新樓盤,都不一定的。
若售樓部不讓中介代理,那么中介只會給客戶推薦二手房。
并且,還會大肆宣傳新樓盤的壞處,中介人數(shù)遠多于售樓部置業(yè)顧問,宣傳也到了基層,他們只賣二手房,新樓盤銷售量被嚴重擠占。
售樓部為了房子賣的好,賣的快,就必須找中介代理。
中介的作用很大,售樓部花500萬打廣告,還真不如1000個中介每人打一百個電話以及帶500次客戶的作用大。
一套房子賺10萬,給中介1萬也無所謂。
當然,大多數(shù)新樓盤,肯定不止賺10萬。
簡而言之,中介與售樓部,要么是朋友,要么就是敵人。
而一個地區(qū),有無數(shù)新樓盤,十幾個樓盤同時在售,中介人數(shù)實在太多,八成以上的成交都和他們有關系,新樓盤賣的好不好和他們有直接關系。
為了競爭,便加碼傭金。
中介絕大部是利己主義者,誰給的傭金高,就賣誰的房子。
這似乎是真的:中介帶你看新樓盤,可以提供便利,告訴你樓盤信息,分析你買房優(yōu)缺,且不用出中介費,解決了你諸多麻煩。
這是實話,當他們完全站在自己利益推薦時,情況就不一樣了。
因為,買房是一件大事,要考慮自身經(jīng)濟,家庭結構,未來發(fā)展,人生規(guī)劃,居住時長,投資風險,收入概況等,太多太多。
而中介,他們只會首推自己得利最多的樓盤,結果你就是不買,然后把能夠帶你看的樓盤都帶一遍,你看上哪個就讓你買哪一個了,逼不下來就下一個,直到你買為止。
在這個過程里,對客戶本人的規(guī)劃和分析,都是他們賣房程序的一環(huán)。
正所謂,沒有一句廢話,都是通向成交,根本不會考慮對你是否有利!
然后你買了不適合的房子,所虧損的何止上述所言之便利?
為啥要把所有樓盤都帶一遍?
因為,一個區(qū)域的所有樓盤基本都會讓所有中介公司代理,帶客戶有保護期,以進入售樓部找到置業(yè)顧問接待并填下帶看單以及留下客戶電話為準。
翻譯翻譯:
你帶客戶去了一個售樓部,流程合規(guī),然后其他中介在保護期內帶這個客戶買這個樓盤或者客戶自己買了,都算你的成交。
也就是說,都能拿到錢。
備注:
時間一般是一個月,但如果客戶去買的時候中介不在,有一定可能中介拿不到錢,這里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。
另外,中介所謂的渠道優(yōu)惠是假的,那是和售樓部包裝下的話術,絕大多數(shù)情況,和你自己買是一個底價。
當然,找中介買新樓盤,遇到靠譜的人,不勢利,真心為客戶著想,不太為自己考慮,確實能買到最優(yōu)解,省心省事還省錢。
當然,這樣的人,太少。
備注:
假如一套60萬的新樓盤,中介傭金保守在2萬以上,可以讓中介返傭給你!
只要你逼的緊,一半都沒問題。
一定要記住,這個錢是不會返在合同里,是簽完合同之后,中介公司拿到錢再打給你。
如果他們說在房款里已經(jīng)減掉了,就是當你傻缺呢!
一定要記住,要想不被坑,就要花功夫,很少有人會真的為你好!
我才對一個網(wǎng)友說,你要把買房這件事當做找老公來琢磨,這里一坑也許就是好幾萬!
(我二舅的房子,就是買的差了,現(xiàn)在虧五萬都沒人買,2012年買的房?。。?/span>
為什么你會看到當初賣的火熱的樓盤,最后大家都是虧,還帶著巨大維權紛爭?
因為這些業(yè)主,買房時太草率,被忽悠的著實夠深。
樂山冠英那個陽什么光什么天什么樾,別看現(xiàn)在賣的這么好,我把話放這里,五年后就是鬼城,然后,唉……
10
虛假宣傳,制造焦慮,隱瞞風險
看完以上,這兩點便應運而生。
為了讓你買房子,他們會想方設法的讓你埋下馬上買房的種子,隨之制造無數(shù)焦慮:
現(xiàn)在不買,全款變首付;
掙了錢不買房,留著生根發(fā)芽嗎;
有公積金還不買房,簡直就是卑鄙的浪費;
現(xiàn)在不逼自己一把,以后就一輩子租房吧;
投資房產(chǎn),即便不賺,也能跑贏通脹;
在城里沒有家,豈不是個孤魂野鬼?……
為了讓你出來看房,他們的宣傳全部摻水,讓你覺得自己有撿漏的機會,然后聯(lián)系他們帶你看房,房子和宣傳天差地別,要么樓層不好,要么實際面積太小,亦或者就沒小區(qū)。
等你失望時,給你推薦其他好房,你想來都來了,便去看看,在無數(shù)忽悠和套路下,你頂不住誘惑,稀里糊涂的就買了。
關于隱瞞風險,這里有一個非常淺顯無數(shù)人會進入的誤區(qū),當然,也是房產(chǎn)中介和售樓部的騙術-:
投資房產(chǎn),跑贏通脹,即便不賺,也不會虧。
這是一個邏輯陷阱。
比如,有套房現(xiàn)在賣60萬,他們告訴你房子要升值,兩三年后能賣70萬,就算以后不住,把房子買了,至少也能頂住通脹。
八成客戶是按揭,你首付20萬,貸款40萬,即便他們說的是真的,3年后能賣70萬,咱們來算一算你的成本:
貸款假設是20年,每月利息是1933,無論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,最開始的幾年利息相差很少,三年的利息一共是69588元。
60萬的房子,新樓盤手續(xù)費用大概13000,二手房大概少一點點,賣出時你還要出中介費,就算你能談到百分之1,這就是7000塊,這里又是20000。
20萬首付的資金利息,就拿銀行定期利息——百分之3來算,三年得有18000。
成本都超過70萬了,還說什么跑贏通脹?
備注:
真的能賣70萬?
樂山從13年開始,大概有三成的電梯房,這么多年了,才漲了一千多,以前買成50萬,現(xiàn)在也就60萬。
這么多年了??!利息得有多少?
這里還有兩個問題:
1,你買房時房子背負三四十萬的貸款,在樂山這樣的城市是沒有銀行直接移交房貸的方式的。
這就導致了,如果你沒錢解抵押,客戶是要提前給你三十幾萬的呀!
人家本來就是按揭買房,有沒有這么多的首付?
且人家把錢給你了,啥手續(xù)都沒辦,這個風險怎么算?
所以,如果市場價你的房確實能賣70萬,由于交易的風險以及首付的限制,少賣兩萬以上。
2,買新樓盤三年內你不好賣。
中國是期房銷售,買了交房一般得等一到兩年,就算1.5年,物業(yè)通知交房時你立馬去收房,當天交契稅和維修基金,這樣的話,1到2年后你能拿到房產(chǎn)證。
到了第三年,你的契稅沒滿兩年,這里多出的增值稅不是筆小錢——3萬左右,雖然是客戶出這個錢。
但這筆錢肯定是要算到房價里的,變相的你少賣了3萬。
或者你們簽了合同,半年后契稅滿2年了再辦手續(xù)。
不說操作問題,我估計你都不會同意。
這還是房產(chǎn)證最快速度辦理,且第一時間交稅的情況了!
備注:
只要是一手樓盤,就會有風險,按時交房風險,和最初宣傳不一的風險,還有房產(chǎn)證很久很久下不來的風險。
而后兩者,在樂山遇到的真不算少。
萬一你在之前就想賣房,又怎么辦呢?
最開始沒交房,只能全款,交易還有風險,或者花2到3萬更名。
售樓部也許還在售房,人家的可以按揭,繼續(xù)擠壓你的價格,能收的回當初的房價嗎?
交了房,卻沒證,能賺錢嗎?
以我的經(jīng)驗,這個時期賣房,除非碰到房價一年漲百分之20以上的行情,基本都是虧。
11
中介專業(yè)水平參差不齊,入行門檻太低,責任感無法保證,且流動性太高
房產(chǎn)中介需要掌握三門手藝:
1,房產(chǎn)基礎知識:房子參數(shù),優(yōu)缺點,交易流程,銀行貸款,買賣政策……
2,帶客戶技巧,這個是銷售技巧,是吃飯的看家本領,也是重中之重。哪怕你基礎知識不扎實,只要人看的準,忽悠的深,套路玩的神乎其技,加之確實努力,資源廣泛,就算你連二手房交易需要哪些玩意兒都不知道,也能月賣幾套。
3,對于房產(chǎn)大勢的了解。即便是老業(yè)務員,甚至銷售牛人,基本都停留在扎實第一點,活用第二點的基礎上。
而第三點,他們所說的玩意兒,僅僅是為了銷售罷了,換言之,他們未必看的清。
也就是說,在中介人員第2點的包裝下,你根本就無法判斷他們專不專業(yè),說的話可不可信。
備注:
這一行賺大錢的人,在銷售技巧很牛的基礎上,一定是這樣。
要么資源廣;
要么心太黑;
要么資源廣且心太黑。
所以,這里就會有兩個很多人看不懂的現(xiàn)象:
中介從業(yè)者高價買房,血虧十幾萬,甚至賣投資盤賣的太過絲滑,自己都信了,進場買了一套,然后市場跌到地板,對,我說的就是峨眉旅游地產(chǎn);
也許你們是親戚,也許你們是很好的朋友,他不會坑你,但他每天聽到那些洗腦話術,對于什么人該買房,該買什么樣的房,該注意什么等都沒有深入研究。
畢竟公司環(huán)境就不會讓他去研究,認為房子永遠會漲,售樓部說啥就是啥,他讓你買了房,信誓旦旦的說以后會如何如何,最后……
中介入職的篩選條件太低,導致什么牛鬼蛇神都能干,且流動性太強,導致你經(jīng)常會遇到這樣的消息:
哪里哪里的中介,收了錢不辦事,手續(xù)沒辦完,就找不到人了;
中介讓我把房子賣了,現(xiàn)在出了問題,那個人電話不接,公司推諉,我怎么辦;
又不是我找的他們,看了房就讓我買,不買還天天打電話,真的煩死了;
鑰匙放在中介,一年多沒租出去,上個月回來,有兩人住在我的房子里,報警后查明,其中一個就是中介;……
12
對于房產(chǎn)幾十上百萬的資產(chǎn),對于每個人的影響深遠,靠一批說不清素質,辨不明水平,也保證不了責任心的人來銷售,實在是天理難容?。?/span>
綜上所述,中介的問題:
不折手段,服務費不合理,騷擾客戶,壟斷信息,賣房不中立,推銷新樓盤只為利己,不專業(yè),門檻低,流動性太強。真的弊大于利。
一
你去服裝店買衣服,老板為了多賺錢,進價50,本來賣100,最后賣你150。
你虧了50,為此罵了老板三句,后來穿著這件衣服內心毫無波瀾。
二
你去配一副眼鏡,價格800,被多賺了200 。
朋友告訴了你,你發(fā)誓以后再也不去這家店,且告訴自己,以后配眼鏡要懂得講價。
結果第二次又被坑了,你覺得無所謂,一副戴幾年,不差這點錢。
三
你去4S店買車,本來自己不做生意,最近沒有大的花銷,本該一次性,銷售想多賺錢,忽悠你貸款,且你不懂講價,最后多花了6000塊。
此后半年,你每每想起,都詛咒銷售一輩子嫁不出去。
但沒多久,就忘得一干二凈。
工作壓力很大,家庭矛盾不少,車是你唯一的避風港。
你每次坐在車上,才感覺到自己是個獨立的人,你非常享受這種感覺。
四
你沒啥存款,家里也幫扶不起,才結婚,孩子即將落地,而升職加薪無望,這輩子就這能耐。
本想用全部首付18萬購一套50萬左右的二手裝修房,20年貸款月供兩千多,一家人湊活著過。
但中介想多賺錢,忽悠你買了一套50萬的清水新樓盤小三房,一系列說辭讓你天旋地轉,且心花怒放。
最后,你下手了。
2年后交房,裝修沒錢,你和家人繼續(xù)租了5年房,用省吃儉用存的10萬簡單裝修才住了進去。
最后一算,多花了15萬?!嘧饬?年房!
且完全不適合自己:
房子小的可憐,一家人住著完全不夠用;
且物管費、停車費貴2倍;
位置在郊區(qū),每天交通時間得多花半個小時;
而當初中介所講新樓盤之好處,于己,毫無用處。
我想說明什么?看懂了嗎?
13
這個行業(yè)背負著極大的使命,影響多數(shù)人數(shù)年至十幾年,絕不該縱容它的坑蒙拐騙!
我曾是中介,如今站到了它的對立面——這個行業(yè)就該被好好整頓,甚至殲滅!
為什么我要揭露,一是為了積德,二是想還債,我當年也造過孽!
樂山平均工資4000,而這個行業(yè)的人普遍學歷不高,能力一般,不需擔責,卻有很多人能年入幾十萬,這正常嗎?
你問問你身邊的其他行業(yè)的銷售們,能有這個差距嗎?
看到這里,我相信你會有一個問題,既然我說中介弊大于利,難道直接取締?
以后房產(chǎn)交易該怎么辦呢?
普通人該怎么買房呢?
我想賣房又該如何呢?
我曾寫過一篇文章,里面有詳細描述:
《房產(chǎn)中介該何去何從,筆者大膽設想未來格局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