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秋日生活打卡季##頭號周刊#?#西安頭條##頭條創(chuàng)作挑戰(zhàn)賽#?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上個月月末,我從北京出發(fā),去了一趟沈陽,在一家名叫「萬順啤酒屋」的小酒館呆了一整天。

老沈陽人管這兒叫「窮鬼樂園」。

我第一次聽到「窮鬼樂園」,是在作家鄭執(zhí)的一次公開演講里。他是八零年代生人,小的時候,他的父親就經(jīng)常來這兒喝酒。在這個東北男孩兒的認知里,「窮鬼樂園」這個地方,駐守的都是整個城市里最失意、最絕望的人。在他看來,某種意義上,他們是一群被時代遺棄的人,只能在五塊錢的廉價啤酒里抱團取暖。

暫且忘掉這些抒情化的文人解讀吧。請點開音頻,跟我一起在這家小酒館呆一整天。

-1-

扎啤五元,小菜五元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■ 「窮鬼樂園」的吧臺,老板娘英姐(圖/梁珂)

??注意:由于整期節(jié)目幾乎都是在嘈雜的酒館中錄制完成的,建議您戴上耳機,感受更多的聲音細節(jié),或參考下面的「字幕」。

客人:扎啤多少錢?

英姐:扎啤五塊。

客人:行,給我來一杯。

英姐:來點小菜?熱乎的有砂鍋、麻辣燙啥的。

客人:我喝點酒就行。

英姐:那就拼個小菜。

客人:這豆腐嗎?

英姐:嗯。

客人:行,豆腐、土豆絲兒。

英姐:唉,土豆絲兒。

客人:那個是海帶嗎?行,給我來點海帶

英姐:一共十塊錢。

「支付寶到賬,10 元」

英姐:好嘞,坐里面吧,里面暖和。來啦,您要吃點啥???

這段對話發(fā)生在一家酒館的吧臺前。這位大哥是上午九十點鐘來的。他花十塊錢點了一扎啤酒、一盤小菜,在靠近吧臺的位子上一個人坐到中午才離開。從頭到尾,他都沒怎么搭理人,一個人發(fā)呆、喝酒。

這家酒館的名字叫「萬順啤酒屋」,位于沈陽市火車北站附近。對于這個地方,老沈陽人有另外一個稱呼,他們管這兒叫「窮鬼樂園」。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英姐:

到這邊來的都是條件不怎么好的,工薪階層,或者底層老百姓。

那天老陳問我,為什么起個「窮鬼樂園」的名,我說不是我起的,是大伙起的??赡芤驗闁|西便宜,大伙一說到「窮鬼樂園」去,就都知道說的是「萬順啤酒屋」。

這位就是吧臺前點菜的大姐。她叫英姐,是「窮鬼樂園」的老板娘。

2019 年 11 月 24 號,我從北京出發(fā)去了沈陽,在窮鬼樂園呆了一整天。

這是我第一次來東北。在此之前,我對東北城市的印象主要構建于王兵的紀錄片《鐵西區(qū)》,鄭執(zhí)、班宇、賈行家和雙雪濤的小說,還有一位在哈爾濱讀了四年大學的發(fā)小。當然,還要加上今年的《野狼 disco》。

這些顯然不是東北的全貌,而我也并沒有打算在「窮鬼樂園」里窺見東北的全貌。拋開所有文學化的解讀,這里不過是一家賣啤酒、麻辣燙和砂鍋的老店而已。

英姐:

算下來,我們家開了 32 年。

我二十四五歲時,在一個第三產(chǎn)業(yè)的皮箱工廠里做運輸工作,經(jīng)常沒有活。

大概 1985、86 年間,結婚都流行贈送皮包,工廠生意還不錯,后來老百姓對皮箱不感興趣了,我們單位也瀕臨停產(chǎn),領導說,要么自己干,要么下崗,或者交點錢,停薪留職。

那時剛結婚,我大姑姐正好在大東副食有個鋪位。我一想,不如就和我愛人幫著她一起買啤酒,一直干到現(xiàn)在。

我和我愛人分別在 1996、1997 年下崗。1990 年到 1996 年間,是我們生意最好的時候。

上世紀九十年代,像「窮鬼樂園」這樣的飯店,在東北很常見,它們的經(jīng)營者大多是像英姐夫婦這樣的下崗職工。

如今,當我們試圖觀察當代東北時,始終無法回避「下崗潮」這個節(jié)點。在各種意義上,它都改變了這片土地的面貌和人們的生活方式。對鄭執(zhí)和雙雪濤那代人來說,它意味著初中時那筆讓父母犯愁的九千塊錢借讀費;對英姐這一代人來說,它意味著「個體戶」這條人生道路的可能性。

于是,在開了三十多年后,這里成為了類似于「時間膠囊」的存在。只要有五塊錢的扎啤,五塊錢的小菜,這里就是時間以外的樂園。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-2-

生活所迫離開家,行走江湖掙錢花

9:00

「窮鬼樂園」每天上午九點開始營業(yè)。八點四十左右,我來到了店里。這里位于兩條馬路的交叉口,進門以后,是一個狹長的三角形,總共三層樓,都維持著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裝修原貌??拷T口的地方,左手邊是吧臺,右手邊是一排窄小的餐桌。

我到的時候,店里的伙計正在吧臺忙著準備營業(yè)。往里走,靠近窗邊的座位上圍坐著七八個沒有點菜的客人。他們看起來年紀都不小了,大約五六十歲的樣子,說話聲音很響。

我一問才知道,他們都是裝修工人,來附近的北市場找活兒干,一時半會兒等不到活兒,就來店里暖和暖和。

梁珂:你們是在哪兒干活的?

王叔:文官屯有個沈陽職業(yè)技術學院,在院里干活。

李叔:在 724(沈陽老地名,舊時軍工廠所在地)那兒,工資一直沒給咱們。

王叔:欠了好幾個月了。

梁珂:欠多少個月了?

王叔:能有兩萬來塊錢吧。

李叔:哪有兩萬?欠 10 多萬了都。

王叔:俺們是給他們教學樓改造維修的,鋪瓷磚、抹灰,全部翻新。中央 11 月 1 日開的會議,不允許拖欠農(nóng)民工工資,違者要關監(jiān)獄。但他現(xiàn)在就一直推活絡車(東北話,指推諉、周旋)不給錢,俺們每天 300 塊錢,到現(xiàn)在都沒有回復。

王叔:招俺們來的這小子能有四十五六歲,姓周,家是朝陽的。跟我一起干活有個(關系)相當不錯的,家也是朝陽的,讓我上那去。

李叔:他說 5 天一開支,沒開上,6 天、7 天、8 天……我們不干了,他就開了點。但混熟了,就總說「等我?guī)滋彀桑任規(guī)滋彀伞?,越欠越多,這筆錢還沒處要去。辛苦錢不給,你說這不是咱的血汗錢么。都是生活所迫離開家,行走江湖掙錢花,養(yǎng)活孩子和他媽。你說咋整?

王叔:誰不等錢用,家里孩子上學哪不得用錢,咋整?

梁珂:您家小孩多大?

王叔:我家小孩十七八歲,正上學要用錢呢,都這樣,他老伴還住院呢。

李叔:住院呢,腦血栓,得瞧病啊。我跟他說了,老伴住院等錢花,白搭,沒用。他說那也沒招,他也沒錢。

這位姓李的大叔告訴我,他是遼寧綏中人,三十多年前,從老家來沈陽打工,一直以來,都是泥瓦匠。

李叔:我 1996 年過來的,家里下放的那點土地不夠吃,沒辦法,我不說嘛,生活所迫離開家。

梁珂:你老家多少人?

李叔:4 口人 10 畝地,吃是夠,但不得花么!

梁珂:你們那里來沈陽或者進城的人多嗎?

李叔:青年人都出來了,現(xiàn)在就剩老頭老太太了。老頭不能干,像我,要是在這打不到工,回家弄點地,還得干。我現(xiàn)在 60 多,再干個三五年,干不動了咋辦?

聊了一會,這幾位大叔打算出去,到門外的路口接著等活兒。

每天上午,他們都會到這來,把自己能干的活兒寫在牌子上,拿在手里,或者用繩子掛在身上,等人上前問價。

梁珂:你們一般會等到什么時候?

李叔:到晚上天黑看不著了再回去,至少掙點飯錢,今兒掙 10、20 塊的買點菜再回去,不然啥也沒有,咋回家啊。沒辦法,像咱這樣的人多了,中國啊,我估計,得占著幾萬人。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-3-

歌廳往事

英姐告訴我,這么多年來,路口的地方一直是個約定俗成的勞動力市場。有些人在這里一站就是好幾年。

英姐:

他們工作壓力也挺大,有下崗的,有農(nóng)民,但都有點手藝,什么瓦匠、木工、電工啥的,他們都愛在我們門前這個陽光特別足的位置站著,誰家有需要裝修的,就到那里去找人干活。

八幾年就開始有,那時候人特別多,早晨、中午的時候,一大排人特別壯觀。有時候檢查的人來了,才會趕他們走。

英姐說,八九十年代,他們門口一天最多能聚集幾百個工人,非常熱鬧。

某些意義上,他們比店里的醉鬼更加落魄,因為連進來喝一杯扎啤的錢他們都舍不得花。

近些年來,市容管制加強,再加上經(jīng)濟凋敝,來這里等活兒的人越來越少,與它一同蕭條的還有附近的北市場,以及隔壁的黑舞廳。

英姐:

我們那時候旁邊有個舞廳——百樂門舞廳。

有 1000 多(平方)米,挺大,旁邊工地的人或者下崗的,都上那兒跳舞去,想找點慰藉。

農(nóng)村沒啥工作的、下崗的有點姿色的女的,也會來這跳舞掙錢,一天百八十塊,都以養(yǎng)家為主。

到中午飯點,因為離得近,還便宜,那些跳累了的人都愿意來我們這消遣一下,基本上是滿員的狀態(tài)。

后來這地方要蓋成古董行,舞廳也黃(倒閉)了,人就少多了。

原來北市場這個地方特別繁華,一走到街上,行人絡繹不絕?,F(xiàn)在一看,稀稀疏疏的沒幾個人,特別蕭條。

生意變差后,英姐把三樓租給了一個乒乓球館,但沒過多久,乒乓球館也倒閉了,英姐就把三樓改成了倉庫。但大多數(shù)時候,二樓也人丁冷落,只有到飯點兒,才會有一樓坐不下的客人占據(jù)那里的大圓桌。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-4-

五年,零九個月

12:00

到了午飯時,店里終于熱鬧起來,熙熙攘攘的,彌漫著砂鍋和麻辣燙的香氣。

在酒館中間,靠近火爐的四人座上,坐了兩位看上去六十來歲的大叔。其中靠里面的那個非常顯眼,他穿著一身帶毛領的藏青色大衣,戴副眼鏡,皮鞋一塵不染,顯得頗為體面。我坐到他右手邊的空位,和他閑聊了幾句。他是這里的老顧客了,三十年前,就常來喝酒。

這位衣著體面的大叔姓趙,坐在對面的,是他的老朋友,姓羅。

羅叔:他這屋啊,什么人都不嫌棄,別惹事、別鬧就行。冬天沒地方去,在外頭也冷,在這花 5 塊、8 塊、10 塊,可以坐半天,不會攆你。我跟你說,現(xiàn)在咱都 60 多歲了,咱是 20 多歲就在這一起喝酒的。真的,一點不撒謊。

趙叔:從它開鐵棚的時候,就在這喝。那時候是大罐啤酒,八幾年,兩塊錢一杯。

羅叔:那時候下班了就在這喝,和朋友幾個。

趙叔:這地方就是老百姓的生活,窮人也來,富人也來,就是老百姓的生活。

趙叔和羅叔是很多年的朋友。趙叔告訴我,這家酒館是他和老朋友最常聚會的地方,但也是他的傷心地。六年前的一天,他在「窮鬼樂園」喝酒時,碰到了一件大事。

趙叔:我擱這屋吃飯,也是這個桌兒,我沒跟人打,判我 5 年 9 個月,去年剛回來,2012 年的事,這老板都知道。

羅叔:這事兒是有,他有點窩囊,冤枉。

趙叔:不是窩囊,就是冤枉。

羅叔:別的,該怎么說就怎么說。

趙叔:簡單地(介紹下),擱這桌吃飯,我當時給朋友買了條煙,他想把煙扯開,就是“被害人”。

羅叔:他(“被害人”)想抽,想拿走。

趙叔:我朋友就說“這是我趙哥給我買的煙,你別動”,就沒動。當時他拿出一盒玉溪來,顯擺一下,說我的煙不合格,他都有玉溪。但咱也沒吱聲,你有玉溪,你就是有中華咱都不挨著,對吧?但他說我是外地氓流子(東北話,指小混混、無賴),三說兩說瞧不起我,我說我外地氓流子也不差你事啊。

羅叔:我差你啥啊,我就打你咋的。

趙叔:沒有,那話沒有啊,沒說那話。

羅叔:不是我說的,我這開玩笑。

趙叔:當時他說他眼睛瞎了,上派出所,就北市派出所。去了三次,也沒拘我。證據(jù)不足,抓不了我。后來人家找人給我整進去的,又給我辦了取保,待了 12 天,我沒搭理,因為我滿身是理,搭理他干啥,最后反而給我送進去了。

姑娘,我跟你說句話,這眼睛如果是我打瞎的,判我 5 年 9 個月,我值,不管怎么,人家好眼睛給打瞎了,值個兒。但我沒打,我冤枉,判決書上都沒證據(jù)。只有一個監(jiān)控,這么寫的,「因監(jiān)控錄像部分被遮擋,無法證實被打的部位」。

梁珂:監(jiān)控拍到什么了?

趙叔:拍到我踢他后屁股兩腳,他眼睛瞎了。我踢的后屁股與眼睛有什么關系???我要有罪,我認了,再給我整進去,我也認,對不對?

羅叔:(他)老媽,因為他進去,氣得上火了,沒了。真的,這我知道的。

趙叔:他知道。我姑娘現(xiàn)在不搭理我,說你看,爸爸你這么大歲數(shù)跟人家打仗,就不跟我說話,老母親沒了,媳婦離婚了,老大挫折了,是不是,姑娘?

梁珂:您去年出來的?

趙叔:去年 11 月份出來的,今年 1 周年了。

趙叔:我剛回來,接受不了這社會的環(huán)境,物價高。原先我理個發(fā) 5 塊錢,我回來 15 塊,接受不了。

趙叔:這地方?jīng)]變,還這樣,5 年也沒變。房子還是這個房子,生活標準還這樣,沒變。

趙叔:我第一次回來啊,哎?小羅?是去年 12 月份吧?我給你打電話,是不?也是這桌,這我朋友,我始終不能忘他,他擱這屋,請我吃頓飯,給我接風。

羅叔:老伙伴啦。

趙叔:喝點小酒,嘮嘮嗑。

羅叔:跟菜沒關系。

趙叔:在監(jiān)獄待著挺不容易,我回來那個時候,相當?shù)仉y吶,我弟弟給我 500 塊錢,算維持生活了。

羅叔:行了,別說了,現(xiàn)在不挺好的嘛,工作找著了……

趙叔:我實話實說,我兄弟給我 500,「哥,你得活著!得生活,往好處發(fā)展!」

羅叔:沒有多,有少對不?咱們說,我給你拿 1 萬,沒有;拿 500,咱是朋友情,我就這么多了。他出了這個事,不愛在這地方喝酒,他的傷心地!妹妹啊,這里老了故事了,傷心的、高興的,都有。

聊了半天,桌上的幾扎啤酒都喝光了。羅叔喊來伙計,又加了六瓶啤酒。加上原先點的一份砂鍋,幾盤小菜,和兩三扎生啤,他們一共花了 51 塊錢。

梁珂:您哪兒的人啊?

趙叔:我是葫蘆島人,興城,錦西。

梁珂:您什么時候來的沈陽?

趙叔:我頭三十多年前就來了。

趙叔:我年輕的時候啊,也沒有什么正當職業(yè),就是做點生意,擱南二市場,干調,花椒、大料、蔥、姜、蒜。

那陣還行,現(xiàn)在不好做?,F(xiàn)在床費(鋪位租金)也高,物價也高,只能維持糊口。

趙叔:生意不好就不干了,打工,出點力,還旱澇保收。

羅叔:在三好街百腦匯,他是保潔,我保安。

趙叔:我 60 了,現(xiàn)在打工,找連鎖店,肯定不用你;找私營的,像這屋,超 60 還可以用你。我外孫女上學,學費要得高,所以說 60 歲還得靠自己打拼,給孩子減少點負擔。她(女兒)不搭理,我也考慮孩子,也有因素,不容易。

梁珂:你現(xiàn)在回想起來,你家日子過得最好的是什么時候?

趙叔:我姑娘 1980 年生的,81、82 年是我家最好的時候,因為我農(nóng)村,那時候分產(chǎn)到戶,我自己搞單干。我養(yǎng)車,那時候我生活是相當不錯了。一般農(nóng)村老百姓都喝散白酒,我得喝瓶白酒。

羅叔:那時候多牛,你還是我大哥!別吹了!現(xiàn)在我得請他,受老冤了是不?

趙叔:你看!說出來了,受老冤了!俺們多少年了都,你說咱都多少年了?三十多年了!別話不多說了,再說多了我眼淚都下來了。

趙叔:我來,我來!

羅叔:別扯了,你給我呆著吧。

趙叔:完事了,不喝了。

羅叔:完事了,下午還得回家睡覺,看籃球,遼寧跟北京。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-5-

酒渾子

14:00

下午兩三點,趙叔和羅叔離開了啤酒屋。店里的伙計,王師傅在一旁拖地板。我向他打聽了他一下,想了解一下趙叔的案子,但他也記得不太真切。

王師傅已經(jīng)在這家酒館工作十八年了,在他的記憶里,這里發(fā)生過的類似事件實在太多,酒精不止是麻醉劑,同時也是憤怒和暴力的催化劑。

王師傅:

我以前接觸的人和他們這些酒懵子(酒鬼)不一樣,到這來頭一天,看這些人說話罵罵咧咧的,就打退堂鼓。后來一合計,還是先照量照量(東北話,表示嘗試),適者生存,后來就習慣了,現(xiàn)在沒有他們鬧了,還覺得沒意思。

王師傅說,他的脾氣并不好,但來店里干了這么多年,見識了那么多暴躁的酒鬼,也逐漸學會了收斂。他是沈陽本地人,以前是一名退伍軍人。

王師傅:

我轉業(yè)回來,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,回來以后不給安排工作,就去賣水產(chǎn),生意還行,那幾年錢好掙。我做買賣的時候,冷庫一開,大貨車直接懟到庫門口往車上裝,一天掙萬八兒的不費勁。

那時候工人也好過,獎金都吃不了地吃,那時候錢多,現(xiàn)在老百姓兜里沒有錢,那時候活魚、活蝦,還有蝦爬子,一塊錢買的,兩塊錢賣,往門口一擺,一會就沒,老百姓呼呼的(表示蜂擁而至),后來一年不如一年。

生意不好做了,我也就退了,年齡大了也干不了,半夜12點就得去上貨,也不容易。

原來,我兒子給我開車進貨,我老伴和兒媳婦幫忙占床子(看管鋪位)?,F(xiàn)在不干了,我兒子、兒媳婦跑運輸,我老伴在家?guī)O子,我出來掙點零花錢,我當兵還有勞保,這基本生活能維持。

16:00

正和王叔聊著,英姐也來了店里。英姐一般會在上午十一點左右來店里招呼客人,中午一兩點鐘回家休息,四五點鐘再回到店里,一直呆到半夜兩點打烊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天天如此。

英姐說,最近這些年,沈陽的治安已經(jīng)好了很多,但酒館畢竟是是非之地,打架斗毆時有發(fā)生。

英姐:

因為本身我是女的,有的男同志喝酒鬧事了,我說他們,還真聽。有時候,我也挺理解那種感覺。

有一次,一個顧客,好像是跟他媳婦倆打仗。一進來就說“給我來兩杯”,還沒等喝呢,就開始叮了咣啷地砸桌子。

我說,「小伙你有什么事嗎?」

「我跟我媳婦要離婚!」

我說,「咱是個爺們,有什么事可以跟媳婦心平氣和地嘮,不能砸桌子!」

「行!老板娘我聽你的!」

這功夫,媳婦也打電話了,「你趕緊回來,咱倆好好嘮嘮?!?/p>

回去之后,倆人沒說好又打起來了。

他就回到店里,給我的店里砸得乒了乓啷(指亂七八糟)的。

他覺得好像把心里的氣都撒出來了。

我說,「小伙,你為什么不砸你自己家呢?」

他說,「姐,沒事,你放心,你這瓶子啥的我都給你賠了。我就覺得在萬順這把這氣撒出去了,一切就順利了。」

挺有意思的,我覺得雖然一天挺累,但沒事嘮嘮嗑挺好。

有些老顧客,有時候幾天不來,我都想他們,一來,我就說「你咋才來,我都想你了!」

他們說我玩虛的,我真不是,我就是比較懷舊的人。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■ 「窮鬼樂園」門口的魚缸(圖/梁珂)

-6-

「哪能一輩子給人打工啊」

19:00

英姐能認出他的每位老顧客。在吧臺邊,每次有老顧客來點菜,她就會給我介紹,這是誰,是干什么的,一般什么時候來,喜歡坐哪兒,喜歡點什么菜。

大約六七點,店里來了個年輕客人,看上去不太愛說話,英姐說,他叫小李,原先在附近的一家正骨店打工,經(jīng)常來,喜歡吃面。點完菜后,小李就坐到了角落里,一聲不響地看店里的電視。

梁珂:老板娘說您現(xiàn)在附近上班呢。

小李:我現(xiàn)在不在這,我自己開店了。

梁珂:什么店???

小李:正骨店,治療的,骨科診所。就治治頸椎病、腰托什么的。

小李聽說我是打北京來的,終于打開了話匣子。很多年前,他也當過北漂。

小李:北京我也呆過,海淀豐臺、昌平、朝陽區(qū),我都待過。

那時候還沒學這技術呢,擱北京干過物流、后廚,賣過房子,都是挺多年前了。

其實我覺得人在哪生活都無所謂,哪個地方適合你發(fā)展,在哪個地方有前途,就 OK 了,在哪都一樣!

我家不是沈陽的,我家黑龍江的,學這個技術也是偶然間的。

跟我?guī)煾笇W的,醫(yī)院沒有,都是家里祖上傳下來的,也不是誰都收的。

關系不錯的人介紹的,正好還比較合適,我有勁,身體素質好,自己還有點悟性,師傅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,還得能耐得住寂寞。

這就成為我的終身職業(yè)了。我不會再選別的職業(yè)了。

還是挺喜歡的,這是第一點;

第二,現(xiàn)在我已經(jīng)自己開店了,也屬于一個事業(yè)了;

第三,年齡到了,不允許再換職業(yè)了,即使再找到別的事業(yè)了,也不見得能達到現(xiàn)在這種狀態(tài)。

這屬于治療,救人治病的,有風險、有責任,治好了有成就感。

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是早晚的事,誰也不可能給人打一輩子工。

現(xiàn)在才兩個半月,說能不能開成還為時太早,但目前來講效果還不錯,我有固定的會員 20 個,長期消費的,長期來給你送錢的。

你像我現(xiàn)在就今天出來放松一下,我一周星期一到星期六 6 天時間,天天在店里待著,來人就干活,沒有人就呆著。

再累也能堅持,關鍵收入自己賺的,多少錢都揣自己腰包里了,再累也值個兒!咱說掙不到大錢,但比打工強多了,強很多倍。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小李吃完飯就離開了,我坐在他的位子上吃了一份老板娘剛煮的水餃。

-7-

這里不是「深夜食堂」

21:00

晚上,「窮鬼樂園」又開始變得熱鬧起來。

靠近門的位子坐了一位流浪漢,英姐告訴我,他是個無家可歸的聾啞人,每天到這個點來店里,吃點殘羹剩飯,在窗邊呆坐一整晚。

靠近吧臺的位子坐了十來個醉醺醺的中年人,一邊喝扎啤一邊用含混的口音高談闊論。

靠近火爐的位子,兩個戴棒球帽的年輕人喝著啤酒,啃著雞架,聊了一晚上項目欠款。

接近午夜,三五成群的酒鬼才相互攙扶著離開,店里只剩下幾個獨自喝悶酒的男人,還有剛下班的外賣小哥。偶爾會有住在附近的年輕人上門,點份夜宵,匆忙打包帶走。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快打烊時,店里來了兩個年輕男人,胖的點了份面食,要打包。瘦的那個什么都沒點,面無表情的站在一邊,他沒化妝,但眉毛顯然有修過的痕跡,穿著時髦的皮草外套。我隨口一問,發(fā)現(xiàn)他竟是半個同行,他叫奚祈君,曾在上海一家時尚雜志當編輯。

24:00

小奚:

我是交通大學畢業(yè)的,比較喜歡時裝搭配,畢業(yè)前一年的實習期,開始寫一些時尚搭配的文字,之后這些書都會給員工看,慢慢也就做了培訓教師。

我做的是 LV 服裝陳列,擺擺衣服、給衣服做做造型,幫店鋪設計燈光和舞美,知道衣服是什么材質,商家這一季的服裝主題,設計的走線和版型以及設計師的靈感來源。

慢慢開始做淘寶模特,我感覺這個行業(yè)賺錢,10 套衣服 8000 塊,如果一個月多接幾單,就暴富了!

但是時間一長,行業(yè)飽和了,現(xiàn)在長得好看的人實在太不缺,特別是南方人。經(jīng)朋友和領導介紹,我就去做了雜志,一直到現(xiàn)在。

后來因為上海的房價太高,沒錢買房,就回來了。

前年我爺爺病逝,今年年初我姥姥也走了,家里給了很大的精神壓力,想讓我考個公務員,守著四方格工作,能過活就行。他們對我的期望就是這樣。

回來后,感覺跟東北格格不入,因為我經(jīng)歷的好像都是東北未來半個世紀的事情。

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呆了半年,落差實在是太大了,真心接受不了,一直很不開心。

我吃南方菜習慣了,東北菜太咸了,我受不了。

回沈陽后,奚祈君依然在集團所屬的雜志工作,負責東北的一些業(yè)務,盡管他依然在自己熱愛的時尚產(chǎn)業(yè)里,但他已經(jīng)看不到自己職業(yè)發(fā)展的未來了。

賣扎啤怎么推銷,賣扎啤賺錢嗎?

■ 時間接近凌晨一點,「窮鬼樂園」要打烊了(圖/梁珂)

小奚:

東北這邊沒活,就是處理一些雜碎的事情。別人沒弄好的,我們拿來修改。

基本上外拍、采訪都沒有,我們就負責處理爛攤子,閑職,適合養(yǎng)老。

我是主編,招聘會跟著一起復試。

有很多員工因為加班不想干,距離遠不想干,工作時間長不想干,總出差不想干。

我在南方?jīng)]有遇到過,從來沒有,我們有時候加班,連著三四天都回不成家,很正常。

我們上海公司幾個小女孩,實習生,家住在上海跟江蘇的邊界,早上高鐵倒地鐵,一個半鐘頭能到公司,天天勁兒勁兒的上班,一個月 8000 多點,人家從來沒有感覺到困難,不像東北人,東北的惰性就導致它發(fā)展慢。

我現(xiàn)在都不敢跟以前的同事、同學談工資,沒法說出口,隨便一個張嘴就年薪百萬,最次也八九十萬,我都不敢談。

有一回我之前的同事問我,在東北怎么樣?薪資待遇怎么樣?過得好不好?

我說挺好的,沒法說。

在我們坐下來聊天的時候,和奚祈君一起來的朋友默默坐在遠處的位子上,吃完了他準備打包帶走的食物。然后,他們兩手空空地離開「窮鬼樂園」,消失在了空曠的夜色里。

而英姐她們,也準備打烊了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-封面圖及未注明來源配圖來自

大眾點評網(wǎng)友照片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
相關新聞

聯(lián)系我們

聯(lián)系我們

400-9010-860

在線咨詢:點擊這里給我發(fā)消息

微信:85018612

商夢建站客服

工作時間:周一至周六

9:00-18:30,節(jié)假日休息

關注微信
關注微信
分享本頁
返回頂部